经济与管理学院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师资队伍建设

1.2 师资队伍建设

电力经济与管理本科教育高地现覆盖工商管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国际经济与贸易和公共事业管理四个专业以及工程管理与物流管理两个新专业。高地设有电力企业管理、电力金融、电力安全管理、能源经济与政策四个研究所和新成立的智能电网管理研究所,拥有 “电力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现代物流管理实训中心”、“工程管理实训中心” 三大实验中心和16个校外教学实践基地。

1.2.1大力引进高水平人才

师资队伍是高等教育的根本,也是实现本科教育高地总体目标的保障。我校在电力经济与管理高地建设中,把师资建设放在首位。
三年来学校共投入286万元左右引进了一批博士(后)等高水平人才以符合高地总体发展目标。在引进人才时我们充分考虑师资结构的合理配置,引进包括2名教授(孔艳杰\孙海彬)、3名副教授(王志龙\马晓青\杨太华)、29名博士(其中博士后3名)。这些人才的引进极大地优化并改善了以前的师资结构,努力形成以学科特色为主的各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

1.2.2 加强教师培养力度

教师自身知识的保鲜度和超前度(知识与现实需求的吻合程度,甚至超前程度),对高校学生培养目标的实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是实现本科教育高地“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目标的基础。为适应高地建设对师资队伍的要求,同时保证专业团队的最优结构,在引进人才的同时,我们注重加强对在岗教师的培养,为青年教师提供攻读博士学位和进修访问的机会。近年来,学院陆续派出多名青年教师攻读博士学位、赴国内名校做访问学者和进行博士后研究以及赴国外大学做访问学者和做博士后研究工作,具体情况见附件1
针对新进青年教师的知识结构中实践部分相对薄弱的状况,为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率,我院派青年教师赴政府机关挂职锻炼,了解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科研和教学提供方向性的指导。
学院组织教师参加双语教学培训30人次、参加软件知识培训20人次、青年教师结对子活动20人次。组织30人次青年教师参加了学校的电力知识培训班、以完善知识结构。

1.2.3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

上海市教委开展本科教育高地建设是在深入研究分析上海高等教育各层次、各学科的教育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依据国家对上海近中期人才培养的要求和上海对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人才的需求而确定的,并与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国家战略和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要求紧密相关。本科教育高地建设的目标是为上海城市发展和经济建设提供人力资源保障。这就要求高校教师首先是国际型人才,具有适应国际化大都市所需求的知识结构。要求教师扩大视野,跟踪学科前沿信息,熟悉和了解自己的专业领域的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把握学科发展方向。参加各种学术交流是实现这一要求的基本手段。
在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方面我们采用了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种方法,即派教师参加各种国际学术会议和邀请国外专家学者来做专题报告。教师参加学术交流情况见附件2。聘请国外专家学者情况见附件3

1.2.4产学研结合 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电力行业是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岗位职责职能由单一职能向综合职能发展,人才的技术能力结构向综合化和多层次方向发展。现代电力行业需要具备管理能力、高技术水平和综合素质的复合型人才。
为实现为电力行业培养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级管理人才,改善教师自身知识结构,满足现代电力服务业对新型人才的需要,我校推行了一项让青年教师“触电”的培养工程,即35岁以下的“涉电”专业(电力及其相关专业)教师,进校3年内必须有到电厂或电力企业实习或实践的经历,或组成“产学研” 团队,结合电力生产的实际问题,和企业工程技术人员联合攻关;35岁以下的“非电”专业教师,进校3年内必须通过学校举办的电力基础知识培训。
另外,为了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我们采取了“内练外训”的形式,加强对教师适应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能力培养,聘请企业的中高层管理干部和我院具有技术特长的教师,对专业课教师尤其是企业管理、会计、信息管理类专业课教师进行前沿技术和实验实训教学技能训练。选派了多名教师到华中科技大学、嘉兴电厂等接受培训。我们还支持优秀教师到区政府挂职锻炼,鼓励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到本市附近企业和公司进行兼职实习(先后组织教师到企业调研实习44人次),组织30多名青年教师参加了学校的电力知识培训班、以完善知识结构。通过这些措施,教师获得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机会,弥补了教师在教学工作中缺乏经验的不足,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使我院教师既具备把握专业领域内技术进步总体趋势的能力,也具备把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效传授给学生的能力,还具备与时俱进的专业技能,成为名副其实的产学研结合“三师型”教师,为我院缩短教学与实际工作的距离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见附件4

1.2.5师资队伍建设的成果与经验

在引进人才时我们充分考虑了教师队伍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等,为组建最优的专业团队创造条件。形成一支老中青结合、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骨干师资队伍结构在各团队中教授以其丰富的专业知识、科研经验、教学经验为年轻教师提供指导;青年教师以其活跃的思维,充沛的精力为团队的成功提供保障。按照最优团队组建原则和高地建设要求,在电力经济与管理专业群组建了较合理的专业师资梯队。按照高地建设的规划,我们组建了下列几个专业师资团队: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教学与研究团队、电力企业安全运行评价教学与研究团队、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教学与研究团队、电力市场交易与风险控制教学与研究团队。这几个专业团队精诚团结,在教学和科研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1)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教学与研究团队:加大引进信息化人才的力度,整合现有的资源,团队现有教授2名,副教授3名,博士6名。电力企业的市场化运作对业务流程的效率与管理信息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该梯队教师在业务流程重组与信息化建设方面做了一定的研究工作,主持和参与了诸多企业的项目实施。通过组织教师参与具体项目的开发与建设,为锻炼队伍、培养学科梯队、实现学科链对接产业链作了有效铺垫。高地数名教师参加了由国家电力监管委员会华东监管局主办的相关知识培训班,学习了解华东电力市场运营规则,为电力市场竞价辅助决策系统的开发打下了理论基础。周光耀教授出版了(译著)《电能质量》(详见附件5)。
该教学与研究梯队编写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电力企业信息化系列教材”:《电子商务及其应用》、《电力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原理及应用》、《电网企业信息化原理及应用》、《数据仓库与数据挖掘原理、工具及应用》、《电力企业信息化概论》、《发电企业信息化》共6本。“管理信息系统”是上海市重点课程。潘华、张科伟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王乐鹏、孟倩、范忠骏、王鑫印、葛静燕获得上海市优秀青年项目资助。孟倩、张科伟博士分别在浙江嘉兴发电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发电有限公司实习调研达四个月之久。孟倩受教育部中德留学基金资助赴德国亚深工业大学进行为期2年的学习,学习有关电力市场与电力经济方面的内容。潘华获得上海电力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06)、上海电力学院“优秀主讲教师”(2007)、上海电力学院第8届、第9届“我心目中的好老师”、2009年上海电力学院“师德标兵”等荣誉称号、作为主要负责人之一 “基于SNA的大型复杂工程项目组织总控及组织适应性优化研究” 的项目获得2009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编号:70902045。信息管理教学团队是上海电力学院“优秀教学团队”(2007)。周光耀教授的“市级供电公司生产运行与生产技术管理系统”项目获2006年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2)电力企业安全运行评价教学与研究团队: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3人,博士5人,基本形成了知识结构、学历结构、年龄结构合理的综合教学研究团队。该团队在电力企业安全性评价、电力企业培训效果评价、电力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等方面有较深的研究。团队所承担的项目见附件5
该团队成员共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教改论文10多篇,其中两篇教学研究论文获得“中国教育导刊”优秀论文。施泉生教授出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规划教材《运筹学(第二版)》《电力企业决策支持系统原理及应用》《电力金融市场》和著作《管理科学及其应用》、《电力企业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和即将出版的《电力市场化与金融市场》已被广泛使用。“运筹学”“管理学”是上海市重点课程。施泉生教授获得2007年上海市育才奖,2008年上海市高校“教学名师”奖,2009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2009年运筹学教学团队获得上海市优秀教学团队。该团队赵文会博士2008、2009年成功申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和上海市自然基金。目前该团队承担国家电网公司的“复杂电力系统安全评价管理标准和体系研究”和江苏电力公司“电力企业培训效果评估方法研究”等科研项目。刘贵生副教授出版《电力企业绩效评价》,承担安徽电力公司的“安徽电价归并研究”、上海市南供电公司的“安全心理学培训及跟踪”、“华东电力市场不同发展阶段风险规避研究”等科研项目。杨太华副教授的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区域电网建设安全风险识别及规避策略研究(以华东电网为例)”等科研项目。
(3)电力企业需求侧管理教学与研究:现有教授1人、副教授4人,博士5人。
该团队已经取得的成果有:程创副教授主持的由上海公安局浦东公安分局委托对上海莲益工贸公司金属加工厂“涉窃电案电量及价值测定” 和浙江湖州电力公司“浙江湖州电力公司‘十一五’人才规划”项目。秦瑞杰副教授参与完成上海市社科项目“上海市‘十一五’时期重要资源供需趋势预测研究系列课题之一上海电力供需趋势预测研究”等。其中最新的研究内容与新方法已编入《电力技术经济》教材中,以适应对全国和上海现代服务业电力人才培养的要求。该团队的“市场营销学”是上海市重点课程。
该团队程创副教授获2008年上海电力学院“师德标兵”光荣称号,秦瑞杰副教授获得“校优秀青年教师”、“校师德标兵”、“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等称号;容庆、李江等教师获得“校优秀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称号;陈建华、曾芬钰副教授获得校“学生心目中的好老师” 称号 ,曾芬钰获2009年上海市育才奖。(详见附件5
(4)电力市场交易与风险控制教学与研究队: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3人,博士4人。该团队主要承担了企业委托项目,如“输电环节企事业化特征兼具的管理模式研究”、“中国电力市场有效竞争模型研究”、“主题再造与行业规制”等课题。杨俊保教授领衔申报成功上海市教委“现代电力企业管理”(第五期)重点学科(2007),并出版了(译著)《清洁能源投资》。施泉生教授出版了《电力金融市场》和即将出版的著作《电力市场化与金融市场》,承担市教委重点科研课题“引入金融衍生产品防范我国电力市场金融风险”。彭文兵副教授出版了《电力企业内部控制研究》和即将出版的《电力市场交易与风险控制》,并出版了(译著)《能源与环境对冲基金》,承担区域电力市场输配电价格形成机制及管理研究”等科研课题。另有 “国际金融”为上海市重点课程。(详见附件5
除以上教学团队外,以李国荣教授领衔的教学研究团队,在民营经济研究等社会科学研究方面也取得显著成绩,为上海地方经济服务中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详见附件6)。
高地专业教师近三年发表学术论文200多篇,出版专著、译著、编著、教材25部,完成或参与包括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社会科学青年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委重点课题和中国物流学会等在内的纵向课题28项,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基金23项,上海市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开放基金项目11项,企业合作课题18项 ,科研总经费464.33万元,其中纵向课题经费172.3万元,横向课题经费292.03万元。
师资队伍建设经验:通过几年来师资队伍建设,我们深刻认识到:要想达到一流的教学水平,必须拥有一流的师资,尤其需要拥有老、中、青结合、以老带新的3年龄结构合理、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结构。尤其需要重视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传帮带。使得新进的年轻博士尽快成长起来,挑起教学、科研的重担。同时,应特别注意在引进高水平师资的同时,重视年青教师的培养以及发挥现有教师的积极性和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