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公章) | 教育高地名称: | ||||
序号 | 论文题目 | 教师姓名 | 期刊名称、卷次 | 发表时间 | 备注 |
1 | 信管专业基于学生项目小组化教学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 施泉生 | 理论创新 | 2007.1 | |
2 | 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 潘华\施泉生 | 中国教育导刊 | 2008.1 | |
3 | 管理类课程的“导入式”教学模式探索 | 陈 凌 | 中国电力教育 | 2008.11 | |
4 | 提高新建电厂职工培训有效性初探 | 杨俊保 | 继续教育 | 2006.8 | |
5 | 游戏培训法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 杨俊保 | 继续教育 | 2006.9 | |
6 | 中国建造师制度与电力企业的人才培养 | 顾群音 | 继续教育 | 2006.1 | |
7 | 论新时期电力行业国际经济与贸易人才的培养 | 赵俏姿\曾芬钰 | 中国电力教育 | 2008.8 | |
8 | 关于提升西方经济学教学效果的思考 | 慈向阳 | 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 | 2008.6 | |
9 | 专业课程实践性教学质量的全过程控制 | 程 创 | 中国电力教育 | 2008.2 | |
10 | 上海电力学院测量实验室建设探讨 | 孙建梅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8.3 | |
11 | 上海电力消费结构现状与节能计划下的需求预测 | 王萍萍\程创 | 中国电力教育 | 2008.1 | |
12 | 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平台 促进高层次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养 | 彭文兵 | 继续教育 | 2008.12 | |
13 | 管理专业课程创新教学模式探索 | 容庆 |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高等教育版) | 2005 | |
14 | 游戏培训法的实践和效果. | 容庆 |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 2006.33 | |
15 | 管理科学模型方法(运筹学)教学改革小议 | 施泉生 | 中国创新教育 | 2005.7 | |
16 |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分析 | 卢敏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7.6 | |
17 | 高校“思政课”时间教学环节探讨 | 焦娅敏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6.6 | |
18 | 论高校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艺术教育 | 安艳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6.6 | |
19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 | 李国荣 | 上海电力学院学报 | 2005.6 | |
20 | “运筹学”精品课程网上资源的设计与开发 | 施泉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1 | |
21 | “运筹学”精品课程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施泉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5.1 | |
22 |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 焦娅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1 | |
23 | 浅论大学生民族精神的培育 | 安艳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1 | |
24 | 对新一轮政治课教学方法的研究 | 邱一心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1 | |
25 | 游戏教学法在工程合同管理教学中的效果分析 | 容庆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1 | |
26 | 研究型与教学型大学本科课程体系比较研究 | 顾群音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2 | |
27 | 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在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 潘华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6.2 | |
28 | 人才国际化背景下的高校德育策略 | 卢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1 | |
29 | 浅析学校教育中的跨文化教育 | 叶瑜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1 | |
30 | 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 李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1 | |
31 | 论汉字的文化意蕴-大学语文教学随想 | 夏太娣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2 | |
32 | 语言文字规范化与高校素质教育 | 何宇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2 | |
33 | 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探索与思考 | 焦娅敏、李国荣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7.2 | |
34 | 改进电力期货、股票交易实验模拟方法 | 彭文兵、李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1 | |
35 | 基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管理类课程综合改革优化路径探讨 | 陈建华、刘贵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1 | |
36 | 项目化教学在《计算机决策支持系统》课程中的探索与应用 | 张科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1 | |
37 | 《公共管理学》课程建设探索与思考 | 叶瑜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2 | |
38 | 研讨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 李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2 | |
39 | 把握机遇 激活教材 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渗透力 | 卢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2 | |
40 | 高校《电子商务概论》教学的几点建议 | 王乐鹏、潘华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2 | |
41 | 《中国近代史纲要》教学的若干问题探讨 | 吴�南、陈宝云、马云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2 | |
42 | 关于我校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几点思考 | 张世翔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3 | |
43 | 对《非盈利组织管理》课程建设的思考 | 催树银、石芳华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3 | |
44 | 浅谈《中国近代史纲要》课程教学方法的创新 | 陈宝云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8.3 | |
45 | 浅议学校“专业负责人制度”建设 | 沈宏亮、曾芬钰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1 | |
46 | 二级学院教务员工作实践与思考 | 魏伟、曾芬钰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1 | |
47 | 构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思考 | 潘华、施泉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1 | |
48 | 基于“建构主义”的“TCSP”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以《市场营销学》为例 | 李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1 | |
49 | 服务于“大浦东”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合作研究 | 张世翔、施泉生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2 | |
50 | 就业形势引发对日常教学管理的思考 | 陈鹏、曾芬钰、费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2 | |
51 | 英国大学生就业服务体系及对中国的启示 | 王乐鹏、费敏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2 | |
52 | 关于高校教学中面向设计实现课程有效整合的探索 | 王鑫印、潘华 | 上海电力学院高教研究 | 200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