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与管理学院
College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本科生培养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履行高等教育职能,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以贡献求支持、以特色求生存、以创新求发展,树立“爱国、勤劳、务实、奋进”的良好校风。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较宽的专业技术基础、较强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使之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电力工业、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办学理念
     根据我校长期办学形成的“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素质教育为目标,以服务电力为重点,以产学研结合为导向”这一办学特色,本教育高地在办学上保持电力特色,形成了“聚焦电力,体现电力特色”的办学理念,并根据此办学理念来发展和建设学科和专业。
人才培养努力体现“三型”特色
(1)复合型:培养既懂一般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又懂电力,有行业背景、具有复合型知识结构的人才。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所培养的学生应具有“电力+外贸+外语”的“三合一”复合型知识结构,这样使所培养的学生不同于其他高校同类专业的学生,毕业生既可以从事一般的外经贸工作,又有电力行业背景,可以从事电力外经贸业务,在就业上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和竞争性;
(2)应用型:培养面向基层第一线的应用型经济与管理人才;
(3)实践型:构建产学研合作教育平台,强化实践环节教育,以体现应用能力强的人才培养定位和特色。
学校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是
“优基础,重应用,强能力”。
    工商管理专业主要培养具有管理、经济、法律及企业管理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熟悉电力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特点,了解电力企业管理及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掌握电力企业管理领域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在企事业单位和电力系统及政府等部门,从事管理,也可以从事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专门人才。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具备现代化管理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熟悉电力生产的基本流程和特点,了解电力企业管理及电力市场运行机制,掌握电力企业管理领域必须的专业基础理论知识。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和电力系统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的专门人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的学生应系统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基本原理和国际经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了解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现状,熟悉通行的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以及中国对外贸易的政策法规,了解主要国家与地区的社会经济情况,熟悉电力生产过程和电力技术和设备等进出口贸易,成为英语交际能力、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和外经贸实际工作能力强的涉外经济与贸易领域和电力系统的专业人才。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培养具备现代管理理论、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及应用这些知识的能力,能在文教、体育、卫生、环保、水电、社会保险等公共事业单位行政管理部门从事管理工作的专业人才。
    电力工程与管理专业培养的学生要具备电力工程和管理、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至少一门外语,获得工程与管理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电力企业、其它企事业单位和政府部门从事电力经济技术分析与管理、电力工程项目实施与管理、电力市场运营与管理等的专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