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课程的教学改革已经势在必行。本文主要从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手段改革、教学方式改革、及考试方式改革等方面来论述了《外贸英语函电》课程教学改革的几个方面。
关键词:外贸英语函电 教学改革
1. 课程特点
《外贸英语函电》是涉外工商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课程,是一门将英语与外贸业务相结合的课程。通过学习外贸实务中各种英文业务函件,电传和传真以及其它文件的写作格式,商业、术语和各种不同的表达方法,对外贸易各环节的具体做法,使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熟练掌握对外贸易业务中的基本技能,培养和提高他们的国际贸易业务工作的能力。
2.《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的原则
教学改革有多种方式,但无论怎样改革,都要坚持基本的原则。《外贸英语函电》改革的原则就是遵循实用的原则,研究市场的需求,把培养学生与社会的需要充分结合起来。传统上一直把《外贸英语函电》当作一门商务英语信函写作课,而实际上本课程不是单纯从理论出发去熟悉函电写作,而是通过具体操作去熟悉进出口业务各个环节,了解每个流程该写什么样的信函,每封信函的目的与要求是什么,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进行写作,在操作各个环节中还应深刻理解相关专业英语表达方式。所以,《外贸函电英语》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训练一批有实际业务操作能力,毕业上岗后短期内便能参加实际业务工作,用英语撰写一般性的外贸函电的外贸人才。
3.《外贸英语函电》教学改革的内容
3.1 选用新的教材
以前一直沿用的是一本经典的教材,由甘鸿编著,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外经贸英语函电》,其缺点是内容太陈旧,而且有些表达已经过时,现在采用刘志伟主编的《国际商务函电与沟通》, 该书是2005年出版的,内容较新,删除了原先陈旧的部分,并增加了一部分商务信函写作方面的知识,有一定的实用性,对以后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商务信函写作很有帮助。
3.2 课程内容的改革
课程内容从单一的信函写作改为三个方面的内容:
英语基础知识:通过《外贸函电英语》中出现的商务英语的语法特点,抓住英语语言的知识点,让英语专业的学生在熟悉掌握英语核心与通用语汇、语法与语言结构的基础上,扩展语言应用技能,语言知识与相关对外贸易知识,具体目标是加强理论的教授,同时加强外贸函电实践操作的演练,提高学生的外贸函电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双语的运用能力,如口头表达以及书面表达的技巧,外贸英语函电的写作与英汉互译等能力;
国际贸易知识:通过讲授经贸特别是对外贸易的每个基本流程,如建立贸易关系、询盘与答复、报盘和递盘、还盘与反还盘、订货、接受与签约、包装、装运、支付与结算、保险、商检等,掌握最基本的贸易理论、基本专业贸易术语,相关的经贸知识,了解相关的对外贸易的政策和技巧,基本的理论与实务,使学生较准确地翻译和运用相关商务电函;并紧跟当今国际商务信函用语的发展趋势以确保信函体例新颖,并对现代国际商务活动中使用的通信方式作了补充。
实践操作知识:包括口语和笔头练习相结合,口语要求学生分别扮演商业对手进行商务谈判,笔头要求当场写出相关的若干函电;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函电的写作中得以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外贸函电》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单一的技巧系统训练逐步过渡到实践应用能力的全面培养,注重实用性与时效性。实用性是指在教材的使用上,做到题材的全面性与市场的需求相结合,既让学生掌握外贸人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又让学生积极掌握当前市场应涉及的基本知识和能力素质。时效性是指让学生及时了解社会人才的最新动态,并在《外贸函电》教学中及时引入真实的内容和材料。
3.2 教学手段、方式的改革
为了克服学科单调、枯燥的特点,我开始引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训练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在提高教学效果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互动教学法:这是《外贸函电英语》教学的最突出的特色之一,几乎在各个教学阶段和各种教学任务中都广泛使用的方法。课堂不仅仅是教师提问、讲解的地方,同时也是学生自由提问和参与的场所。教师不再是唯一的主讲人,而采用师生共同讨论和交流的形式进行评讲,或鼓励其他学生相互展开争论,教师则担任引导和总结的角色。
3.3 考试环节的改革
《外贸函电英语》作为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不能沿用传统的考试方法,我采取了口试笔试相结合的考核方法,既考核学生的英语口语,也考核学生的外贸业务知识,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商务信函的协作能力,这样的考核方法能够真正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