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经济学是一门专业基础性学科,它是学好其它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的基础;它也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它提供了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非常有用的工具,难怪经济学家甚至认为统治世界的是经济学家的大脑,甚至也有“经济学帝国”之称。从理解社会的视角来看,西方经济学大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1890年,阿尔弗雷德.马歇尔《经济学原理》出版,西方经济学全面体系化。自1936年梅纳德.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出版之后,宏观经济学研究框架开始分离出来,并成为经济学一个独立的分支。大致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经济学基础教学在我国全面铺开,西方经济学占据了经济管理专业类课程的重要殿堂,各大学的经济或管理学院均开设这门课程。
作为一门专业基础课,西方经济学在培养学生方面,担负着重要职能,其教学成果直接表现在教学对象――学生身上。关于如何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和效果,我们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的培养宗旨
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培养宗旨。有什么样的培养宗旨就会有什么样的“产品”。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学校就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地方,其实这只强调了问题的一个方面,即古人云“传道授业解惑”的“授业解惑”的方面,而忽视了更为重要的“传道”方面,即学生能力的培养。其实,后者才是更为重要的方面,经济学的教育应当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经济问题,激发和提高学生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关注热情以及社会责任感。我们认为,对西方经济学这门学科而言,对学生的培养宗旨是培养学生宽厚扎实的经济学理论基础,同时培养学生利用经济学工具分析实际问题的思辨能力。
二、适当的教学内容
要达到以上培养目标,教学内容至关重要。这重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选用合适的教材。选择一本好的教材相当于选择了一个好的老师,因为教材内容的组织体现了编写者的知识含量和思维过程。我们在选用西方经济学教材时根据出版年限、出版社、获奖(尤其是国家奖项)情况以及是否教育部推荐几个方面来优先选用那些近期出版、出版社知名度高、获得国家奖或是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教育部推荐的教材。我们选用了由教育部高教司组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该教材在总结过去教材建设经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验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式、新格局,经过反复研究论证而编写的。内容照顾了初学者的情况,又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并有一定的新颖性。
此外,我们还向学生推荐了部分的参考书,现在一些学生向我反映,他们不仅在看教材,还在看参考书。有的学生反映对经济学很感兴趣。
2.及时跟踪经济学的国际前沿。我们认为,要教好西方经济学这门课程,必须跟踪经济学的国际前沿领域。随着时代的发展,正统经济学融入了博弈论、信息经济学及制度经济学方面的内容,这使得正统经济学的殿堂更加丰富多彩。随着博弈论及交易费用理论的发展,西方经济学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工具越来越多,对经济现实问题的解释能力越来越强。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有责任将最新的经济理论进展适当地有选择地融入到平时的教学活动之中,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但是,跟踪前沿并不是要教学生了解前沿,那不是本科学习阶段的任务,而是说教师通过及时跟踪前沿领域,在讲课时就能做到高屋建瓴,始终把握经济学的发展脉络。
3.跟踪国际国内一流大学西方经济学的教学情况。国际国内一流大学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方面都是领先的,代表经济学教学的方向。通过跟踪国际国内一流大学的西方经济学教学,可以了解国际国内西方经济学先进的教学理念及教学方式。
4. 关注国内现实问题,增加讲述现实经济状况并利用经济分析工具来分析。经济学来源于经济现实,反过来又可以解释经济现实。在讲课时不仅讲授基本理论,同时,针对一些现实的经济问题,利用经济学分析工具来进行分析,可以让学生领略到经济学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时,我们不时结合具体的现实经济问题,采用经济学分析工具来分析,实践证明效果较好,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激发,学习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性得到较大提高。不少学生不仅问经济学理论问题,还经常就一些现实的经济问题与我讨论。如国家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中美关于汇率问题的谈判,甚至有非经济管理专业的学生来跟我谈论现实的经济问题,他们说对研究经济问题很感兴趣。
三、采用现代教学方法
西方经济学有很多理论模型,这些模型是对现实问题的概括和抽象,都有严格的假设条件,而且多数是数学模型。在讲课过程中,应当不断地提醒学生经济学的模型是有局限的,不应当迷信模型的结论,而要结合社会经济实际经验来加以检验和反思。有的学生觉得这些模型有些抽象,不好理解;也有的学生数学程度稍有欠缺;当然多数学生还是领悟较快。因此,针对程度不完全相同的学生,光是采用传统的满堂灌的教学方式是不够的,教学应该同时兼顾到不同程度的学生。在教学中,我们增加了同学生之间的互动,除了课间答疑之外,增加了课后答疑的时间。不少学生经常通过电话及电子邮件提问疑难问题,我也尽可能及时予以解答。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培养高素质的经济学人才是一个光荣的使命。关于如何进一步提高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质量,是一个值得长期探索的过程,只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就一定能达成预定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