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电力学院 管理与人文学院沈宏亮
摘要:高校扩招后,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育人”不再是单纯的课堂教学,而是包括了“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多方面。本文拟从基层教学管理的视角谈谈对 “教学管理育人”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教学管理 育人
近年来,随着我校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扩招,学生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学生数量越来越多,大学教育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教育,出现了学生的个人素质参差不齐的情况。教学环境的变化引发学校、社会对于如何进行“育人”的思考。本文拟从基层教学管理的视角谈谈对 “教学管理育人”的一些思考。
“教学管理育人”应包括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先进的学生信息系统以及管理一线工作者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管理理念等多方面。
一、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体系
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一般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教学基本建设的管理。如此庞大且细致的管理体系其目的就是为教学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促进高质量的教学,以达到“育人”的目的。
随着我校迎评促建工作的深入,学校在教学计划、运行、质量和师资队伍等多方面建设进行规范,确实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1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上都能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执行;2加大学校的教学监督机制,在学校现形的督导制基础上建立教学信息员制度,每班聘请一名学生担任教学信息员,每学期通过一定形式向校、院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的教学情况以及教学管理情况,并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3对于教学环节比较重要的文件进行规范;例如我校的毕业论文规范问题,我校现在是有规范的文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是否可以印发每个学生一本《毕业设计(论文)任务、要求及范文》的手册,这样教师和学生在指导毕业论文时就不会为论文格式、形式等问题上化很多时间和精力。
在此基础上形成长效机制,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坚持走质量立校、质量强校。通过建立规范教学管理体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更好的培养合格的大学生。
建立一套符合自己学校发展要求的科学的管理体系是适应日新月异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适应学生日益增长的优质成才的需要。它要既符合教学规律,保持一定的稳定性,又要不断根据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适时地进行调整和修订。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学到最新的、最实用的知识,才有利于学生的成才。
二、建立先进学生信息系统
建立先进的学生信息系统,是学校提高学生管理的一个很好的途径。我校的学生信息系统可以在现有的“教务管理系统”和校园“一卡通”为基础,建立学生学习信息系统、图书情报系统、后勤服务系统、卫生保健系统等,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关心和引导学生的学习、生活。在日常的管理中,曾经有学生因为学分不够不能进行毕业设计(论文)或拿不到学位证书的等到办公室找领导要求给予机会等,从制度(规定)上讲,现在学校实行的是学分制教学管理,这些情况只能由学生自己负责,但如果能在日常的管理中加以注意,有些问题的产生是可以避免的,如辅导员可以通过学校现在的“教务管理系统”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对有问题学生及时进行跟踪并加以指导,不要将学分差距拉得过大以致最后没有时间补学分而导致一些问题的产生;同样,可以通过系统了解学生的消费和生活费支出状况,客观实际的解决困难学生的生活;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从中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搞好学生思想工作;系教务员可以通过了解学生个人信息,及时提醒学生注意在学习过程中容易忽视的环节和因素,避免学生粗心失误而产生选错或漏选课程等不必要的问题,避免不必要的教学纠纷。建立了学生信息系统,就会大大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负担,同时各管理部门可以通过学生信息系统,既确切又高效地获取所需的学生个人资料。
三、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管理理念,促进“管理育人”
很多人长期以来一直认为育人是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其实不然。作为教育管理一线的教务员、系办公室工作人员,往往与教师和学生的接触更密切,在与教师的接触中,教师对学校或二级学院教学管理提出一些值得借鉴的意见或建议,这些意见或建议在提高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作用;在与学生的接触中,我体会到当代大学生思想活跃,对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有时他们的想法和见解会和现有的教学管理体系相矛盾。有的学生在办理一些事务时会因为对某项制度的要求、目的和必要性不理解而不予配合,这时就要靠一线的管理者坚持细致和耐心的工作和解说,让学生清楚某项制度的要求、目的和必要性;必要时可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地制宜,在规章制度的规定范围内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的要求,这样学生即便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还是能够给予配合,取得了学生的配合许多事就会变得容易。我在日常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有的学生流露出为难情绪,因为他们在办理一些事情时,要和多个管理部门打交道,这时我就会帮助他们先给相关部门打电话联系,便于他们办理相关事宜。有时在与个别学生交流中我发现有的想法涉及学校的相关部门或相关教师,有的则有可能影响到学生的思想情绪,甚至影响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这时作为一线的管理者如果能给予一定的关注,并及时加以引导和帮助,就有利于学校的正常管理,也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的管理理念还体现在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的制定时可以适当听取广大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广大师生是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者,师生的参与将极大体现尊重师生的利益,师生在受到尊重时,也会将学校的利益和发展作为自己的奋斗方向和目标,这极大地有利于维护正常教学秩序,有利于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学校的育人工作包括“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等多方面。“管理育人”是育人的整个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只有在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教学队伍、教学管理制度等多个教学管理环节上做到刚柔相济、齐头并进,并且和“教书育人”、“服务育人”密切配合,相互补充,各展其长,才能真正做好育人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