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牵头联合工商专业团支部、思源传统文化工作室,在滴水链岸社区及滴水湖畔开展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活动以“非遗传承”为核心,通过多形式文化体验项目,将志愿服务与文化传播相结合,为居民与参与者带来丰富的文化盛宴。
童扇绘彩:非遗课堂播撒文化种
党支部组织鸿雁宣讲团成员开展“漆扇文化进社区”志愿服务,以生动的图文讲解,为社区儿童梳理漆扇从古代实用器具到文人雅玩的演变脉络。在实践环节,党员、团员志愿者一对一指导孩子们调配彩漆、构思纹样,原本素净的团扇在孩子们的巧手下变成各具特色的非遗手作。活动尾声,孩子们在贺卡上写下对小伙伴的祝福,让漆扇成为传递友谊的文化载体。


扇韵传承:古艺新说点亮湖畔
在漆扇文化体验区,志愿者们提前布置好活动物料,通过“实物展示+趣味互动”的形式开展服务。从汉代“便面”的形制特点,到明清扇面绘画的艺术风格,志愿者们用通俗的语言解读漆扇文化;“纹样猜猜看”问答环节中,迷你漆扇书签奖品激发了参与者的积极性。创意创作阶段,志愿者全程提供指导,一位小朋友在扇面上写下“上海 年轻人的城”,传统扇面与现代表达碰撞出独特火花,展现出非遗文化的当代活力。

药囊寄意:传统智慧守护健康
中药文化体验区里,志愿者化身“健康科普员”,向参与者讲解中药香囊的历史故事与药材功效,详细介绍艾叶、薄荷等常见药材的特性。在志愿者的帮助下,大家根据自身需求挑选药材,亲手制作专属“养生香囊”。从药材搭配到香囊缝制,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参与者的用心,药香袅袅间,传统养生文化深入人心。

衍纸生花:指尖巧艺传递快乐
衍纸艺术体验区同样人气高涨。志愿者们准备了多样主题模板与彩色纸条,针对不同年龄层参与者提供个性化指导。面对初次尝试的小朋友,志愿者耐心演示纸条卷曲、粘贴技巧;为成年参与者推荐创意构图,鼓励自由发挥。当一张张普通纸条在指尖变成精致的图案,参与者们纷纷展示成果,拍照记录这份由手作带来的成就感与快乐。


此次志愿联建是工商管理系学生党支部“党建+文化志愿服务”模式的具体实践,既让非遗文化以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走进群众,也提升了青年学子的服务能力与文化认同感。未来,学院党支部将继续聚焦党建带团建工作,设计更多特色志愿服务活动,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区沃土中持续焕发生机。
经济与管理学院供稿